显示标签为“Brahma”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Brahma”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印度神像-大梵天Brahma




大梵天Brahma

梵文Brahmā的意译,佛教语。色界初禅天之一。按初禅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辅天和梵众天。

  大梵天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他 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印度神话认为,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蛋壳分为两半,变成天和地。他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也有说七个或二十一 个),连妻子文艺女神也是从大拇指上生出来的。大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他的子孙又分别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兽以及宇宙间的万物。

  大梵 天既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又是魔鬼、灾难的制造者。因为它善恶不分,许多恶魔经常得到他的纵容,为害人世。大梵天长着四个头,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 头象征四部吠陀、四个种姓和四个时。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和念珠(或钵)。有时拿一个长柄琵琶,坐在莲花宝座上或乘由七只天鹅拉 的车子。大梵天还兼管文艺和智慧。 因此又被称为“智慧之神”。

  “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梵天与毗湿奴、湿婆合为印度教三大主神。 据《摩奴法典》和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等所说,宇宙出自飘流于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飘流一年后,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为天,为 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以后是水、火、土、气、以太五要素,再以后是众神、星辰、时间、高山、平原、河流,出现了人、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 最后梵天自身也一分为二,一半为男,一半为女,他还创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

一切秩序都受梵天的控制。梵天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后,有时是释迦的右胁侍,手持 白拂尘。他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造像有二臂像和四臂像。前者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拂尘。也有三面双臂像。四臂像则有四面,每面 各有三目,手持莲花、澡瓶、拂尘(或鉾)等,还有一手作施无畏印。梵天形像被汉化后,多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莲花。在水陆画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华贵的 中土帝王模样,身后有辅臣簇拥。

  梵名Brahma 。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 Shiva)、毗湿奴(梵Vis!n!u )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 子,念珠或钵。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Brahma -pa^ris!adya )、梵辅天(梵Brahma -purohita )与大梵天(梵Maha^ -brahman ),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又通常所 称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梵S/ikhin )或世主(梵Praja^pati )。印度古传说中,为劫初时从光音天下生,造作万物,佛教中则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释尊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 白拂;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长为一由延半,寿命一劫半,其所住之宫殿,称为梵王宫。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密教之梵天像四面 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左手执军持,作唵字印,乘七鹅车,戴发髻冠。又供养大梵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大智度论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大日经疏卷 五、中论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记卷四]

  印度教创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终极实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 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他开始创造世界万物。

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迷卢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 (Sarasvati)是他的神妃。梵天原来是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但在佛教盛行时期却曾与吠陀主神因陀罗(帝释天)一起屈尊为佛陀的胁侍,而在印度教盛 行时期梵天也经常降格为毗湿奴或湿婆的附唐。

梵天创造梵文字母

  天城体字母,因为有悠久拼写梵文的历史,被世界人民称为梵文字母,天城体字母是得到印度佛教界及国际公认书写梵文的标准字母。梵文字母是由天神“梵天”所创,梵天,即中国人俗称的“四面佛”梵文字母中的每个字母代表了一种力量源泉,人们修炼“瑜珈”的时候也常常冥想着 梵文字母,中国梵文专家“钱文忠”更用梵文抄写“心经”。

用汉字抄写佛经,实际上是没有功德,用梵文字母抄写佛经才可以多积功德,另外,念佛教“真言”的 时候要求发音正确,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不能表音,用汉字书写真言和按汉字音念真言常常会造成发音错误,所以按汉字音念真言和用汉字书写真言是没有作用的。 因为梵文单词拼写和读音绝对规则,用梵文字母拼写的真言,既能做到即说即所写,又能保持真言的纯正的梵文语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写真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 选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见到佛教高僧,就算不是自学梵文也会自学梵文字母的原因。

正统的“梵文”和“印地文”是词与词之间是没有空格隔开的,自从西方 书写格式传入印度后,印度开始模仿西方的格式,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梵文字母的法力。右图为梵文学者钱文忠手抄梵文《摩诃般若波罗 蜜多心经》积功德。

印度神像-湿婆神 Shiva


湿婆神 Shiva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湿婆 (Siva)

【简介】

  印度教毁灭 之神湿婆(S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 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的象征。

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 之神,也担当创造的职能,由吠陀时代的天神楼陀罗演变而成。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 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 青颈之称。

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 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 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

他的形象被描绘成5头3 眼4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 他的头上,分7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 祭祀8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的传说】

  湿婆还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当恒河女神从雪山天国降凡之际,湿婆为了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他亲自以头接水,让恒河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缓冲后再流到人间。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又叫乌玛(Uma,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著的母 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湿婆的配偶的另一种形象杜尔伽 (Durza,难近母)则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曾代表诸神杀死水牛怪魔希沙。还有一种形象迦梨(Kali,黑女神),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 死神。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Ganesh)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建陀(Skanda)则是可怕的战神。

【湿婆的形态及象征意义】

  所有印度教圣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种,就是这尊与朱罗铜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湿婆纳塔罗阇(舞王)即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像。这种像大量创作于朱罗时代,在南印度的制造延续倒12世纪。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 行者打扮,遍身涂灰,缠发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申骷髅璎珞,腰间围着一张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头上长 着第3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传说爱神迦摩在湿婆修苦行时打扰,湿婆第3只眼里喷射的神火把爱神烧得形销骨灭,但爱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 了形体,所以说爱是无形的。

  湿婆被表现为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头发随着他的舞动而狂乱地飘散开来,随着他的上边的右手所持的沙 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飞动。这种节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得声音,通过创造之舞的善行而产生。

宇宙本身被表现为环绕此神的光环,光环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罗的繁 殖之口。与这创造的瞬间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的毁灭,由那些给光环镶边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单独一朵火焰来象征。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 恰恰与此神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预备赐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进一步证实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势(gaja hasta)。

这种“旗子”手势由垂下手指模拟象鼻构成,在此指向真从无知的侏儒背上弹跳而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性的手势使信徒有希望解脱摩耶的苦难,同时 右脚以舞蹈的全力踏着侏儒的背脊。侏儒握着一条有毒的眼镜蛇,而同样的毒蛇像一件装饰品佩戴在湿婆赐福的右臂之上。

  在许多其他的有意味的细节 中,可以看到一个骷髅在此神缠结的发髻的宝冠上。还有一弯新月,象征着湿婆分阶段出没与宇宙,即使隐藏时也一直在那里。在他那夹杂着死者骨灰的发髻中,湿 婆承接了从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象的小像立于右边的头发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鱼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罗。这种象征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湿 婆教信徒来说这尊圣像是阐释这位跳舞的创造和毁灭之神的无限怜悯和宇宙力量的一种形象化的启示。

【印度教三大主神】

  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 (Brahma) ,毗湿奴 (Vishnu),湿婆 (Siva)

【关于湿婆教】

   元代文献中未发现有关湿婆教的记载。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泉州曾多次发现元代湿婆教雕刻遗物共200余方,特别是近年来屡有新发现。1984年底,学者 们在泉州通淮门城墙附近发现一方湿婆教石刻。该石呈长方形,体积为47×57×22厘米,石质为辉绿岩。其主体部分刻成屋形方龛,龛顶正中为一钟形纹饰, 屋脊顶层饰有狮子头像,屋宇下左右各刻有一根多层相迭的莲花柱,龛内正中雕刻着一塔状磨盘,承托在盛开的莲花之上。塔状磨盘左右各有一神像,头戴宝冠、颈 项上饰念珠,腕上套有镯环,以同样姿势坐在莲座上。

这里的神像应为印度教破坏之神湿婆(Siva)或其追随者,而龛内的塔状磨盘则应为湿婆最基本的化身林 加。湿婆教认为破坏之后必然要创造。湿婆虽然是破坏之神,但也有创造能力;林加(即男根)是其象征。此石刻属于湿婆教建筑外观饰物,常嵌在内殿的层楼顶 上。五十年代初期吴文良曾收集到类似的龛状石①。湿婆教的神像在泉州一带发现得不少。

湿婆的家族

湿婆的第一任妻子是萨蒂,萨蒂因为不满其父达刹对湿婆的侮辱而投火自尽,死後转生 成喜玛拉雅山之女帕尔瓦蒂(有一种传说认为,湿婆的正妻是三女神组合中的黛维(Devi),而萨蒂(Sati)与帕尔瓦蒂(Parvati)是黛维的四种 化身中的两个。另两个化身分别是杜尔迦(Durga)和迦梨(Kali))。她付出无数的努力,终於让因失去前妻萨蒂而心灰意冷的湿婆回心转意与她再婚。 但由於湿婆沈醉於修行而无心建立家庭,帕尔瓦蒂便自己用黏土做出一个小男孩。一天,湿婆外游回来后,被这名陌生男孩挡在家门外,一怒之下把这男孩的头砍下 来。经由帕尔瓦蒂的解释,才知被砍头的男孩是自己的儿子格涅沙。要救回儿子,湿婆必须在出门路途上移植第一个遇到生物的头到自己的儿子,而路途上第一个遇 到的是一头属於因陀罗的大象,所以格涅沙才以象头人身的型态出现在各雕绘之中。

湿婆的两个儿子分别叫室健陀和群主,前者是天国军团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

湿婆的名称超过1000个,妻子也有数百名。

湿婆射杀爱神伽摩

湿婆与雪山神女早在几万年前已经结下了一段情缘。当时的雪山神女是大梵天之子达刹 的女儿萨蒂,萨蒂与湿婆的生活本来是安稳无忧的,但後来,却发生了一件事打破了他们美好的生活。话说萨蒂的父亲-达刹有一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筵席,差不多 整个宇宙的神只都被邀请过来,但唯独是不邀请湿婆,萨蒂对此很不满,她亲自到场与其父亲理论,可是招来众神只对湿婆的侮辱。

萨蒂对此感到伤心欲绝,她十分 自责,认为是自己令湿婆蒙羞,所以就投入火堆中自焚。湿婆得悉自己的妻子为了他而自杀,就心如刀割,决定於喜玛拉雅山中隐修,与世隔绝。时过一万年,死去 的萨蒂转世成雪山神女,由於上世因缘,所以今世的雪山神女还依然深爱著湿婆,可是湿婆却已成为一个无欲无求的苦行者,对於雪山神女的爱无动於衷。雪山神女 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向爱神伽摩求救。

一天,深爱著湿婆的雪山神女依例到喜玛拉雅山上礼敬他,这时爱神伽摩手持甘蔗,蜜峰和蝴蝶做的弓,搭上用鲜花做簇的箭 枝,向湿婆的心脏射出,中箭後的湿婆对於面前的雪山神女顿时心起爱慕之感,正当大功告成的时候,湿婆发现原来是爱神伽摩在搞事,想令他摆脱苦行,重堕爱欲 之中,就大发雷霆。额头上第三只眼睛突然张开,发出可以毁灭宇宙间一切的神火,把爱神伽摩烧成灰烬,可是爱神伽摩却未因此而死亡,只是他以後都要做一个无 形无貌的神只,故此,爱神伽摩被印度人称为“无形”。

湿婆的武器

湿婆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在额头上的第三只眼睛。这一只眼睛能发出消灭宇宙间所有东 西的神火,在古印度的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记载,湿婆曾经用由第三只眼睛发出的神火毁灭三座在太空中的巨型城堡。在每一个宇宙期之末,湿婆就会张开祂 第三只眼睛,宇宙中所有天神和人畜都会被祂的神火毁灭。除了能够发出神火的眼睛之外,湿婆还有其他类型的武器,那就是一柄叫“比那卡”的三叉戟和一把叫“ 阿贾伽瓦”的弓。关於後两者的记载并不多,通常只知道“比那卡”是闪电的象徵,意味著湿婆是风暴之神。

湿婆吞毒汁

在印度神话中,神只的寿命虽比凡人长久,但终究也有生老病死。诸神一直被这个问题 困扰不休,後来更与阿修罗有激烈的争执,梵天为了调停这场争执,就与阿修罗和诸神一起相议,决定同心协力去搅拌大海,就可以令大海出现长生不老的灵药—— 苏摩,後来诸神和阿修罗都成功令乳海(因大海已被搅拌成乳海)出现苏摩,但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负责捆绑著宇宙最高山峰——须弥山去搅拌大海的巨蛇舍沙却忍 受不了剧痛,口中喷出有如海量的毒汁,毒汁溅到地上汇聚成江河,流入大海,毒害三界众生。诸神在无计可施之下就决定找大神湿婆帮忙,湿婆不忍让众生受苦, 只好硬生生地将毒汁吞进口中,毒性剧烈的汁液流经湿婆的咽喉,把湿婆的脖子烧成青黑色,因此,湿婆又被印度人称为“尼拉坎陀”,意即青颈。

From : Yogacharm